读知兔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【新人教程】如何获得积分免费下载读知兔资源?如何发布出售帖赚金币?(新手发帖教程)社区基本操作指南(没混过论坛的新人必看)
查看: 1026|回复: 0
收起左侧

[社科/史哲/国学/军政] 《闲散的哲学》[(爱尔兰)布莱恩·奥康纳][azw3][无损5分]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4 小时前
  • 462

    主题

    0

    回帖

    0

    精华

    四海五湖身

    Rank: 4

    金币
    15547 枚
    流量点
    406 点
    资金(分)
    0 分钱
    青青子衿 发表于 2021-7-20 06:36:4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编辑推荐
      1.一本专论“工作和闲散”的哲学专著:爱尔兰哲学家奥康纳,狂怼排挤闲散的主流哲学传统,如黑格尔、叔本华、波伏娃……
      2.当代新锐哲学家用本书为懒散的生活正名,写作风格颇有19世纪哲学古风。
      3.闲下来,或许才是通往幸福的捷径,闲散是灵感和效率的来源。
    内容简介
      1.在21世纪专门论“工作和闲散”的哲学专著:爱尔兰哲学家奥康纳,笔锋犀利,狂怼排挤闲散的主流哲学传统,如黑格尔、叔本华、波伏娃……
      2.本书为闲散正名:作者认为闲散可能更接近自由,闲散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,应当受到保护。闲散在996被大肆宣扬的过劳社会,尤为难能可贵。作者认为应该警惕排挤闲散的世界对人类造成的伤害。排挤闲散的世界,不仅引发个人焦虑、有损健康,使人丧失幸福感,而且使社会陷入某种特殊的脆弱性。
      3.闲散的现实意义:闲下来,或许才是通往自由的捷径。闲散是一种体验,让我们超脱于现实社会规范与习俗之外。当我们处于闲散状态时,即使最终结局或目标并不明确,我们也清楚自己在做什么。闲散可能会让我们瞥见另一种生活方式。就像村上春树被球场上的一声清脆的击球声,打开了写作的开关。
    作者简介
      布莱恩·奥康纳(Brian O’Connor),当代社会哲学家,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学院哲学教授,毕业于牛津大学哲学系,曾在剑桥大学做过访问学者,著有《德国唯心主义选集与导读》《闲散的哲学》《阿多诺与消极辩证法》
    目录
    题记
    引言 哲学与闲散
    第一章 我们值得拥有自由
    闲散的解剖
    康德所谓的价值
    第二章 工作、闲散与尊重
    黑格尔所谓的永远的工作者
    马克思与自私的闲散者
    第三章 无聊的挑战
    叔本华论休闲之不可能
    波伏娃的闲散女人侧写
    第四章 玩乐即闲散
    席勒:玩乐即闲散
    马尔库塞:工作即闲散
    第五章 闲散即自由
    闲散与哲学家的自由
    致谢
    注释
    注释
    媒体评论
      1.布莱恩·奥康纳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尝试,不仅捍卫了闲散的权利,也让怀疑论者相信闲散不仅是一点享乐而已。——《泰晤士报文学增刊》
      2.人生还有另一种选择。本书完全令人耳目一新,敬我们最可爱的原罪!——《多伦多星报》
      3.笔锋犀利,亲切可读,作者尤其擅长鉴别一些西方大哲提出的“价值神话”中的矛盾。——《塔尔萨环球报》
    精彩书摘
      第一章 我们值得拥有自由
      环境迫使大多数人对生活严阵以待。我们必须埋头苦干才能获得那些自认为的必需品,才能保护至关重要之物。在充满迫切需求的环境中,闲散是一种梦幻般的奢求。然而,我们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基本的生活保障。人们对“什么是体面生活”的普遍看法,对其所做的工作起到了激励、塑造、正当化的作用。这些看法令人难以抗拒。一切形式的劳动,都是以赢得“只有他人才能给予的东西”为名而进行的:比如得到社会地位、获得名望声誉等。没能取得这些“商品”的人则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。这类消耗生命的努力,已经经过精密的编排,被当成通过扮演“社会角色”而获得“身份地位”的通途。也就是说,唯有通过这个途径,才能成为一个为大家所认可的、于社会有用的人。
      眼下,人们在追求自己心仪的美好生活时,若能“兼容”不同方式来尝试确立自己的身份,那便是一种美德。每种对美好生活的解读,都有其独特的成就定义系统。然而一旦跳出这个系统,那些所谓的成就看起来可能就微不足道了。财富、荣誉、修养、仪容等,追求者对其视若珍宝,但在他人眼中则虚华空洞。我们不时会担心别人的冷言冷语一语成谶。西方文学中对自命不凡、笨拙地攀附上流社会之人的冷嘲热讽俯拾即是。我们边读边忍俊不禁,然而其中一位文字最犀利的作家曾写过一句令人不安的话:“讽刺如明镜,照镜之人见人见己。”(乔纳森·斯威夫特《书的战争》)可能只有那些不在意功名利禄的人,才不会遭到嘲讽揶揄。若人间确实荒诞,原因可能并不在于个人期待与冷漠世界的错位,而在于我们的生活沦为了他人的笑柄。
      然而,无论如何,有一点鲜有人怀疑:笼罩在人类生活之上的社会压力使人如鲠在喉。即便不时会担心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其实毫无价值,人们依然不会停下追寻的脚步。尽管事实再明白不过,但依然会有哲学家告诫我们说,对待自己还不够认真。他们批判各种形式的罪恶——通常指兼具闲散和胆怯的行为,指责其让我们分心,从而偏离正常的生活轨道;认为用那些前所未有的极端的方式驾驭自己才是对的。这类哲学家十分专断,容不得我们反驳,哪怕我们提出的异议再委婉、再有理都不行。
      让-保罗·萨特曾在巴黎做过一次非常著名的演讲,题为《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》。在当时的欧洲,噩梦般的战争才刚结束6个月。他有力地反复谴责台下听众(抑或是全世界)的罪过——是他们自己(而非外界)浪费(也因此误用)了自由。人们任凭他人(政党、教会、习俗等)来决定自己的价值,甘愿让他人指引自己去向何方。选择既定的道路挺容易,但实践起来还是会束手束脚。人们必须认识到,自己所做的选择(哪怕不是自己直接选的),常常需要由自己对其负责;而选择这种或那种方式,从本质上来说都不容易。没有一种独立存在于人类行为之外的规范或体系。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缔造出一种道德原则。因此,我们不得不焦头烂额地处理每种情况,不确定我们想做的事是不是“更好的”——有益于全人类。思考如何达成“更好”非常关键,因为我们的每个选择都会产生某种价值,这种价值会对他人产生影响,因而从原则上来讲,我们所创造的价值应对所有人都有益:“在模铸自己的同时模铸了全人类。”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关闭

    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    著作权保护声明|手机版|读知兔

    GMT+8, 2024-6-18 13:28 , Processed in 0.048280 second(s), 9 queries , Gzip On, Redis On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    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