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兔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【新人教程】如何获得积分免费下载读知兔资源?如何发布出售帖赚金币?(新手发帖教程)社区基本操作指南(没混过论坛的新人必看)
查看: 1182|回复: 0
收起左侧

[社科/史哲/国学/军政] 《彝文古籍与西南边疆历史》[多人][azw3][5分]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昨天 22:57
  • 462

    主题

    0

    回帖

    0

    精华

    四海五湖身

    Rank: 4

    金币
    15056 枚
    流量点
    406 点
    资金(分)
    0 分钱
    青青子衿 发表于 2021-8-1 04:41:1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内容简介
      《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·研究系列:彝文古籍与西南边疆历史》是通过彝文古籍,对西南边疆的历史、文化、风俗、军事等方面进行的研究。《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·研究系列:彝文古籍与西南边疆历史》以秦汉时期滇东北、川南、黔西北地区所用的彝文原著译本为主要研究对象,结合考古学、民族学、语言学、文献学等多学科,以“彝人、彝语”的崭新视角重新审视西南边疆档案史料中存在的疑难问题。首次将我国少数民族古籍中的彝文史料做了系统的开创性研究,有理有据、观点鲜明,不乏鲜为人知的第一手史料,对丰富西南民族史、地方史,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。
    作者简介
      张纯德,云南民族大学教授,云南省民族学会学术咨询委员,云南民族大学西部民族研究中心主任,主要从事彝族历史文化、彝族语言文字、彝文古籍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。出版《云南彝族氏族谱牒译注》《彝族古代毕摩绘画》《彝学探微》《彝族原始宗教研究》等著作,发表学术论文48篇。
      
      朱琚元,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楚雄分院、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研究员,长期从事彝文古籍收集、翻译、研究工作。出版《彝族古代六祖史》《彝文石刻译选》《中华万年文明的曙光》《彝族文化研究文萃》等著作,发表学术论文51篇。
      
      白兴发,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,云南省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,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理事。出版《彝族文化史》《彝族传统禁忌文化研究》《滇池东岸古彝村:昆明子君人历史与文化》《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云南民族学》等著作,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。


    目录
    前言
    绪论 彝文古籍与西南边疆历史概述
    一 云南考古证明云南是人类的发源地之
    二 彝族及彝语支民族先民是古代西南地区主体
    民族之一
    三 彝文古籍概述
    四 彝文古籍的史料价值

    第一章 彝文古籍记载的西南边疆古文化
    一 彝族火的发明与使用
    二 彝族天文与历法
    三 彝汉古文化对比研究之一——秦简日书与彝文
    日书的比较
    四 彝汉古文化对比研究之二

    第二章 彝文古籍记载的西南边疆古代史
    一 彝族古代氏族史——夷僰时代史
    二 彝文古籍《夷裔千百代》
    三 《前六祖史》摘要
    四 《后六祖史》记载彝族祖先笃慕及六祖分支
    六 祖之子、六祖之名
    五 彝文古籍记载的氏族部落史
    六 滇黔部分彝文古籍简介
    附:彝族祖先笃慕研究

    第三章 彝文古籍与西南边疆历史人物、古代方国
    一 彝文古籍记载的蜀汉人彝地
    二 揭秘古滇国传奇人物——支格阿龙
    三 有关夷人部族、人物的研究
    四 唐代的南诏国
    五 揭秘远逝的宋代自杞国

    第四章 彝文古籍记载的西南夷及其后裔君长列传
    一 各地夷区夷裔能人排名
    二 德布后裔罗婺部君长及后裔祖妣谱
    三 恒部后裔昭通乌蒙部君长世系谱——盐津罗氏家谱
    四 德施后裔镇雄芒部君长谱
    五 德施后裔东川、会泽、阿芋陡君长祖妣谱
    六 德布后裔沾益州(宣威)安氏谱牒
    七 元明清彝族女土司列传

    第五章 彝文古籍军事著作
    一 《彝家兵法》——部族作战中的七十贤子
    二 彝文军事文献《布默战史》

    第六章 彝文碑刻——刻在木石上的历史
    一 禄劝镌字岩彝文摩崖石刻
    二 寻甸安氏族谱碑——古滇移民的见证
    三 汉延光民族史籍碑
    四 昭通陆米勒彝汉文碑
    五 红河弥勒龙母箐彝文崖碑
    六 石屏乾隆彝汉文布告(木刻版)

    第七章 彝文古籍中的西南边疆地理(地名)研究
    参考书目
    后记

    精彩书摘
      每日分十二时……其纪年、月、日、时,不以数字,只用十二地支,周而复始,不以天干相配。所谓十二地支,亦不称子、丑、寅、卯,而称其属相为鼠、牛、虎、兔,如:子年曰鼠年、丑月日牛月、寅日曰虎日、卯时日兔时之类。”所以,易谋远说:“这就是彝族属相纪年法的古代历法,也是迄今凉山彝族民间仍然实际通用的历法。”
      李亦人《西康综览》记载,凉山彝族用鼠、牛、羊、虎、兔、龙、蛇、马、鸡、狗等十兽纪年。江应樑《凉山彝族奴隶制度》说:“大小凉山中统一地实行着一种历法,非阳历也非阴历,是把一年划分为十个月,每月固定为三十六日,用十二支来纪日……每轮转三十周便是一年,计三百六十日。三十周轮转完后,另有五日不属于任何一周,称为过年日。”
      彝文古书有一年12个月的阴阳合历记载,也有一年10个月共为360天的太阳历记载。云南禄丰彝族格桑支系《祭祖歌》里有“一年十个月……半年五个月”的唱词。贵州《西南彝志》和《宇宙人文论》都记载着:“整个周天,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。太阳一天行一度,一年余五度。”这一年剩的五度,就是五天的过年时间。《爨文丛刻·解冤经》里记述:“一年三百六十天之内,东、南、西、北四方的神各主管七十二天,东南、西南、西北、东北的神共管七十二天,五个七十二天就是八神所管的三百六十天,其余五天或六天没有谁来管,意味着人和神都休息,过年去了,这也是太阳历以三百六十天为一年的遗迹。”
      彝族十月太阳历产生的历史十分悠久,并使用于夏朝,只是后来有了现在通用的阴阳历法后,十月历才逐渐被人们遗忘。直到现在,还有不少彝族老人知道太阳历法,云南弥勒县箐口村彝族毕摩黄文彩还保存一本彝文古籍《彝族天文起源》,其中即记载有十月太阳历法。
      此外,云南小凉山宁蒗彝族自治县一带彝族,除曾使用过十月太阳历法外,还曾使用过一种一年13个月,一月28天的母体历法(或称人体历法)。这种历法的起源与妇女月经28天为一周期有关。此历法一年有364天,它的岁差很大,不是很准确,因此使用不广泛。
      ……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著作权保护声明|手机版|读知兔

    GMT+8, 2024-6-2 08:33 , Processed in 0.054899 second(s), 9 queries , Gzip On, Redis On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    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