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兔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【新人教程】如何获得积分免费下载读知兔资源?如何发布出售帖赚金币?(新手发帖教程)社区基本操作指南(没混过论坛的新人必看)
查看: 1412|回复: 0
收起左侧

[文学|理论评论/诗词散文] 《唐诗风物志:唐人的世俗生活》[毛晓雯][azw3][5分]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昨天 08:09
  • 462

    主题

    0

    回帖

    0

    精华

    四海五湖身

    Rank: 4

    金币
    15518 枚
    流量点
    406 点
    资金(分)
    0 分钱
    青青子衿 发表于 2021-8-2 04:21:0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编辑推荐
      我们从诗里知道,唐代夜晚最明亮的既非天穹燃烧的星辰,也非路边摇曳的灯盏,而是女子高耸的发髻。
      我们从诗里知道,唐代职员的上班制度极其人性化,如同唐朝的时代精神一般宽容豁达。我们从诗里知道,唐代的殷实人家已有所谓的淑女教育。
      我们从诗里知道,唐代的广告和营销手段不输今时今日。
      ……“我们都明白回忆会带来什么,它带来钻石,也带来铁锈。”唐诗不正是唐朝的回忆么?在唐诗里,我们找到了那个时代的光荣与抱负,也找到了那个时代的愤怒与脆弱,找到了钻石,也找到了铁锈。
      一部《唐诗风物志:唐人的世俗生活》,呈现一个有心跳有呼吸、会痛会闹会蹦会跳的真实唐朝。
    内容简介
      在世风开放、文化繁盛的唐朝,以诗寄情、叙事、言志是一种风尚,诗歌在唐代空前绽放。与其他朝代相比,唐人似乎生活得格外热情,他们热进取、爱美妆、轻规训、喜游耍,热衷精神愉悦,也沉醉于世俗生活。《唐诗风物志:唐人的世俗生活》从唐人的行、婚、花、梦、欢、衣、妆、食、戏九个方面,娓娓细叙唐人的世俗百态,文字讲究而带有活泼之意,徐徐展开一幅唐人生活的画卷。
    作者简介
      毛晓雯,古典诗词研究者,文字工作者。曾出版《唐诗的唯美主义:写给时代的情书》、《纳兰容若词传》、《只为途中与你相见——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》、《多情却被无情恼:李商隐诗传》、《诗的时光书》等多部合著作品。
    目录
    前言
    行卷
    连理
    花事
    鬼灯
    梅妆
    红袖
    霓裳
    饕餮
    伐鼓
    外一篇
    后记
    精彩书摘
      1.扬帆借天风国人一向视谦虚为至高美德。毛遂这样的人,自古属于异类,否则司马迁亦不会特地将此事记载在煌煌巨作《史记》之中。自荐者得到的社会评价,也通常就是平原君回应毛遂自荐的那一番话:“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,左右未有所称诵,胜未有所闻,是先生无所有也。”若你是贤才,自会有人称颂你:但从未听人称颂过你,那就说明你没有才。别人不曾推荐你,你却自己吹嘘自己,人品卑下可想而知。
      这种逻辑在唐代却被连根拔起,唐人的逻辑是:谁也没有义务观察你一举一动,搜集你一词一句,然后挖掘你的才华,成就你的梦想。你必须自己来。你有才华,就要将才华在人前尽数展现,这样做,是对自己的梦想负责;这样过,一生才没有被辜负。
      在信息网落后不堪的古代,宣传自己以及自己的作品殊为不易,但唐人奇招迭起,最具典型意义的当属诗板。唐人在人流量极高的闹市街铺、风景名胜、驿站寺院等地,选择一面显眼的墙,粉刷墙面之后,听任熙来攘往的人,将自己的诗作题在墙上。墙壁有限,唐人诗情却无限,墙壁很快不够写。许多地方就改为向诗人们提供一块块木料制成的薄板,诗人在薄板上题好诗后再悬挂于墙壁,此做法扩大了墙壁的诗容量,且极易于更新。这块小木板,就是诗板。“胜地昔年诗板在,清歌几处郡筵开”,胜地为诗板招徕读者,诗板为胜地增加风景。
      诗板不是稀罕物,除了热闹之地,好些老旧寺庙、僻远驿站亦提供诗板——诗兴何时发作是不能自制的,于是唐人处处备好诗兴的载体,真是人性化的设计。题写诗板,没有身份限制,没有学历要求。任何人只要愿意,尽可以把自己的大作挂满一天一地。华夏蛮夷,男女老少,在诗板面前人人平等。
      然而佳作毕竟是凤毛麟角,劣质诗板太多,就有人站出来“替天行道”。刘禹锡离开白帝城时,途经一面诗墙,发现坏诗无数。
      这下刘禹锡挪不动步了,他停下来,就那样凭着一双手和一腔热情,摘下了上千块不入流的诗板,仅余几首杰作。这很像现代的论坛:大家可以恣意发表作品,也可以恣意对他人作品吐槽。而唐朝的“论坛”更优越的地方,在于它没有敏感字。
      除了诗板,还有诗瓢。居于深山或清寂寺庙的人,平日与人接触甚少,写诗之后无法传播,便用葫芦小心翼翼装好大作,投入小溪、河流,任葫芦将自己的心血带向天涯海角。
      唐代僧人唐球曾在投放诗葫芦后写诗道,“斯文不沉没,方知吾苦心”,不求一举成名,只求有人倾听灵魂的歌。
      还有诗屏,唐人将原创诗篇题于屏风之上,来家中拜访的宾客都能看到。但是,极懂成人之美的唐人,宣传的诗篇不一定是自己的作品。白居易就曾在自家的屏风上题写元稹绝句百首,元稹则将白居易的诗作题满寺庙的墙壁,因此白居易感叹说,“君写我诗盈寺壁,我题君句满屏风。与君相遇知何处,两叶浮萍大海中”。元、白二人的诗歌太浅露,缺少反复回味咂摸的余地,素不为我所爱。但两人彼此间细密的情谊,我无从挑剔。
      2.端居耻圣明诗板也好,诗屏也罢,都是没有目标的随意宣传。而干谒,却是目标明确的宣传手段。
      大唐盛世,四海晏清。帝国一天比一天强大繁华,生活在其中的人一天比一天壮怀激烈,“宁为百夫长,胜作一书生”,“丈夫三十未富贵,安能终日守笔砚”,在滚烫的时代精神中,再也没有人愿意蜷缩在故纸堆里咬文嚼字。终于,初盛唐的知识分子舍弃了六朝时独善其身的做法,昂首阔步走出书斋,挽起衣袖,企图兼济天下。他们走出书斋的第一步,便是携着自己的得意之作——或是文学作品,或是国事建议——去干谒政治、文学、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大人物,希冀得到赏识和提拔,“有才不肯学干谒,何用年年空读书”?在唐代以前和以后,同样存在干谒。但是,任何一个朝代的人,都没有唐人的干谒来得骄傲和豪爽。唐代干谒者不像前代的干谒者一般扭扭捏捏,对于露骨地表达功名愿望,他们不以为耻,因为无法建功立业才是有志男儿的耻辱,所以他们一而再、再而三地“长吁问丞相,东阁几时开”。至于什么“富贵非吾愿,帝乡不可期”那种陶渊明式的精神胜利法,在唐人中没有市场。
      唐代干谒者乐于向当权者提出五花八门的建议,以最卑微的身份,参与最高层的决策,间接指点一国江山。譬如王勃十四岁即上书刘右相,他在书中称自己为“眇小之一书生耳,曾无击钟鼎食之荣,非有南邻北阁之援”,但就是这未有击钟鼎食之荣的渺小书生,提出了四条关于国之大事的建议。四条建议劈头第一条便是反对唐王朝讨伐高丽,直言不讳地指出政府发动这样的侵略战争只是徒增平民的负担,于帝国荣耀毫无增益。
      若能通过这些建议得到当权者的欣赏,固然是好事;若不能,他们也不以为憾,国之兴衰匹夫有责,他们心甘情愿为当权者出谋划策。在帝国崛起的历史里,没有人愿意做旁观者。
      读明代冯梦龙的《古今谭概》,对一则故事印象至深:北齐一位土族子弟极爱写诗,水平却惨不忍睹。众人为了戏弄他,总是假意称赞,士族子弟信以为真,时常大开筵席招待这些“文友”。
      但士族子弟的妻子是个明白人,知道自己丈夫四处丢丑,于是屡屡哭着向丈夫进谏,结果士族子弟仰面长叹:“我才华之高,竟然连我的妻子都无法包容我了,何况路人?”这则故事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标题,叫做“自诧才华”。自己都为自己的才华所,晾艳,那是怎样一种境界?难怪被冯梦龙当作笑话。
      ……

    前言/序言
      中国正史,诚如梁启超所言,“二十四史非史也,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”,不过是朝廷和皇室的记录册,乡村中国的社会生活严重被忽略,更别说绝大多数平凡人的心境变化或习惯流变了。
      古代正史作者们忙于记录战争、变法和天象,沉浸在各州县统计数据的海洋,他们会详细描写某年谷米的丰收情况,却不会告诉你当时哪一家糕饼铺名声响亮,哪一家酒肆的私酿回味最悠长:他们不厌其烦地记录各种领导发言,却不会告诉你当时的小儿如何在街头拌嘴,会用怎样的词汇,表情何等怨怼。至于村妇如何生火做饭,多年不第的私塾先生还有什么梦想,水上人家偏爱将船只停泊在哪个浅滩,桥边有没有坐着绣花女郎……得了吧,他们宁愿记载公主或太子某次小恙。
      诗却不同,诗没有官方立场,它不必顾忌所谓的国家形象。
      诗不用统一发声,它是不同的眼睛看到的不同的故事,是许多人的私人日记,它记录国家政策也记录老婆孩子的脸色,它关注洪水也关注茶水。而你一首诗、我一首诗,你一点故事、我一点故事,你的生活加上我的生活,才是一个时代最活色生香的真相。
      我想做的事,就是用~部《全唐诗》,用那近五万篇不同唐人写的日记,做一次拼图游戏,拼出一个有心跳有呼吸、会痛会闹会蹦会跳的唐朝。我想从诗里,捡起唐朝那些除了政策、战争、法令以外的故事。
      我们从诗里知道,唐代夜晚最明亮的既非天穹燃烧的星辰也非路边摇曳的灯盏,而是女子高耸的发髻。因为唐女的头饰简直可用“连篇累牍”来形容。别责备我用词失当,听诗人们的描述便知此言不差。王建说“玉蝉金雀三层插”,玉蝉金雀皆是唐代的流行首饰,头上布置两样首饰已足够丰盛,但唐女竟然来来回回插了三层,富丽明亮之态可想而知。且“三”只是虚数,在古诗词里通常极言量多,真实数量也许远不止“三层”。
      施肩吾说“灯前再览青铜镜,枉插金钗十二行”,这是一个女子卸妆时的情景,因伴侣不在身旁,无人欣赏自己精心打扮的模样,故说“枉插”。但换个角度来想,在缺乏观众的窘境下,唐女尚能遍插“金钗十二行”,若有知音赏,还不知要扮作怎样的风光?所以郑遨愤然长叹“美人梳洗时,满头间珠翠。
      岂知两片云,戴却数乡税”,两片鬓云之间,满头灿烂珠翠,而这一头首饰相当于几个乡缴纳的税收了,当然,这般奢华的首饰不属于贫民。——好了,通过诗,现在我们连唐代首饰的价格都清楚了。
      我们从诗里知道,唐代职员的上班制度极其人性化,如同唐朝的时代精神一般宽容豁达。白居易在《和韩侍郎苦雨》中写道“仍闻放朝夜,误出到街头”,就是讲朝廷因为下雨发布了放朝的消息,而韩愈粗心没有听到消息,依旧赶赴早朝,走了冤枉路。由此可知,唐政府在恶劣天气下是会给职员们放假的。事实上,天气再恶劣,对皇帝都没有影响,反正他老人家在家办公,唐代的最高统治者若对臣僚抱持今天的企业通常对下属抱持的态度,肯定会向大臣们强调“没有任何借口”,遇到冰雹也好,霹雳也罢,都得给我来早朝。但能因为一场雨而放朝,不为难下属在泥泞里来回奔波,如此体贴的领导的确值得下属付出更多。
      唐朝廷的工作制度是每晚需要一到两位官员值守夜班,是为“夜直”,熬夜十分辛苦,那么描写夜直的诗都应味如黄连?错,夜来无事之时,值班人可享受“灯明宫树色,茶煮禁泉香”,可享受“我来尚有钧天会,犹得金尊半日尝”,亦可享受“宫漏三声知半夜,好风凉月满松筠”,烹泉煮茶,金樽饮酒,还要沐风赏月,风雅得紧。由此可知,唐代的夜直制度并无苛刻要求,没有任务时,大臣们想干吗就干吗,夜生活一样多姿多彩,区别仅在于:夜生活的主场从自己家里变成了皇宫大内。
      其实唐政府大可对臣僚提过分要求,皇上对所有人掌握着生杀予夺的权力,谁的字典里都不敢有“不”字。但领导者反而尽量给予下属轻松闲适的工作环境,让下属多有“此时方夜直,想望意悠哉”的感受,这才是真正的宽容与豁达。换作现代企业,无事也要员工在岗位上枯坐,理由还很堂皇,“我拿薪水买断了你的时间精力”,要是他们手上有生杀予夺的权力,呵,估计连工作时间上个洗手间都会被打成十恶不赦。
      我们从诗里知道,唐代的殷实人家已有所谓的淑女教育。“苏家小女名简简,芙蓉花腮柳叶眼。十一把镜学点妆,十二抽针能绣裳。十三行坐事调品,不肯迷头白地藏”,这位叫做苏简简的姑娘,十一岁学化妆,十二岁学女红,十三岁学仪态,经过多年刻苦学习,终于修炼得“玲珑云髻生花样,飘砜风袖蔷薇香”的美丽。
      李商隐笔下某个不知名的女子“八岁偷照镜,长眉已能画。
      十岁去踏青,芙蓉作裙衩。十二学弹筝,银甲不曾卸”,关于化妆以及服饰搭配,此女在十岁上下已经完成学习:而从十二岁起,家里为她安排的课程是学习弹筝,这不是生活技能或谋生手段,父母只希冀用音乐赋予她出尘的气质。虽然诗中开出的课程表显示,彼时淑女教育的内容还算不得丰富,不仅不能与同时代男性所受的教育相提并论,甚至与同时代教坊女子学习的复杂技艺也无法相比,但这相较唐代以前已是大进步。
      我们从诗里知道,唐代的广告和营销手段不输今时今日。千年之前没有终夜闪烁不息的霓虹灯和巨型广告牌,但唐代商家有灯笼和旗帜。“夜市千灯照碧云,高楼红袖客纷纷”,灯光直透云霄,商家悬挂的灯笼就像霓虹灯和广告牌一样流光溢彩。“碧疏玲珑含春风,银题彩帜邀上客”,“闪闪酒旗招醉客,深深绿树隐啼莺”,旗帜不会发光,却胜在造型别致、色彩缤纷。《全唐诗》里有近八十首诗提到各色酒旗、酒幔、酒旆,可见旗帜广告的普及。唐代商家选择彩旗作为主流广告载体是相当明智的,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,人总是倾向于关注运动的东西,对静止事物易于忽略——硕大鲜艳的彩旗在风中一刻不停地摇扬,多么博人眼球?基于同样的心理学原理,唐代商家创造了比彩旗招展更“运动”的广告,那就是艺术表演:“胡姬春酒店,弦管夜锵锵”,“琴奏龙门之绿桐,玉壶美酒清若空”,有时商家举办弦乐演奏会;“舞蝶傍应酣,啼莺闻亦醉”,有时商家提供歌舞联欢会,而无论什么表演什么会,商家主动提供的总是免费。消费心理学研究又表明,将高质产品低价出售的促销效果,远不及将低质产品免费赠送的促销效果来得显著,一言蔽之,免费的吸引力是致命的。
      唐代商家的艺术表演,动态再加上免费,吸引力当然呈几何倍数增长。
      除了用招牌和艺术表演招徕消费者上门,唐代商家还派出说客主动出击。“城中东西市,闻客次第迎。迎客兼说客,多财为势倾”,听说有客人到来,说客们纷纷出动,找准目标客户后,用如簧巧舌说服客人到自家消费。美国化妆品公司玫琳凯不坐等客户上门,而是在大街上主动寻找客户的销售模式,原来在唐代就已发明。
      我们还从诗里知道,“忆昔咸阳都市合,山水之图张卖时”,唐时有些画作就跟萝卜白菜一般,在熙攘的集市上买卖;“长安贵豪家,妖艳不可数。裁此百日功,唯将一朝舞。舞罢复裁新,岂思劳者苦”,唐代豪富之家蓄养的艺妓如同今天的女明星,再华美的衣衫也只穿来登台表演一次,不以重复形象示人;“青槐夹驰道,宫馆何玲珑”,“下视十二街,绿槐间红尘”,唐代长安城市绿化极佳,而青槐是当时最普及的行道树;“长安多病无生计,药铺医人乱索钱”,泱泱唐帝国同样存在看病难的问题,医院乱收费的传统至少可追溯到千年前;“游宦京都二十春,贫中无处可安贫。长羡蜗牛犹有舍,不如硕鼠解藏身”,这首诗乃白居易在京为官、求租房舍的时候所写,证明唐代京官并非个个都有房地产,与近世殊为不同……别着急,诗还有很多,日记还有很多,回忆还有很多,只等我们慢慢拾掇。
      蓦然想起我极爱的一首歌,琼·贝兹的《钻石与铁锈》,歌手喃喃唱道:“我们都明白回忆会带来什么,它带来钻石,也带来铁锈。”唐诗不正是唐朝的回忆么?在唐诗里,我们找到了那个时代的光荣与抱负,也找到了那个时代的愤怒与脆弱,找到了钻石,也找到了铁锈。而我有个奢侈的心愿,我希望这本书带给你的阅读体验,能成为你回忆中一颗小小的钻石。
      毛晓雯 2013年10月26日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关闭

    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    著作权保护声明|手机版|读知兔

    GMT+8, 2024-6-18 07:08 , Processed in 0.050346 second(s), 10 queries , Gzip On, Redis On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    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