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兔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【新人教程】如何获得积分免费下载读知兔资源?如何发布出售帖赚金币?(新手发帖教程)社区基本操作指南(没混过论坛的新人必看)
查看: 1166|回复: 1
收起左侧

[社科/史哲/国学/军政] 《旭日残阳:清帝退位与接收清朝》[桑兵][azw3][无损5分]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昨天 20:46
  • 462

    主题

    0

    回帖

    0

    精华

    四海五湖身

    Rank: 4

    金币
    15028 枚
    流量点
    406 点
    资金(分)
    0 分钱
    青青子衿 发表于 2021-7-11 23:19:2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编辑推荐
    1. 理解晚清民国关键时期的近代史力作——本书是近代史研究大家桑兵教授继《交流与对抗:近代中日关系史论》《历史的本色:晚清民国的政治、社会与文化》《学术江湖: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》之后又一力作,以“旭日残阳”譬喻共和登台与帝制终结,聚焦武昌起事至清帝退位、民国肇建这一关键历史节点,探究历史进程的脉络走向。

    2. 还原从“帝制”走向“共和”的历史进程——武昌起事后的半年时间内,中国的政治舞台风云变幻,中国往何处去,并不是一个已知的命题。关于清朝如何结束,民国如何建立,既有认识还存在不少盲点误区。本书通过梳理比勘各类史料,力图在原有时空位置中还原史事本相和前人本意,拨开层层历史迷雾,澄清关于此段历史的诸多误解。

    3. 解析辛亥政局各方势力的消长与博弈——辛亥政坛局势瞬息万变,清政府、革命党、以英国日本为主的外国各方势力,都在因应时势变化调整方略、提出诉求。两千年帝制结束最终走向共和,谈判桌上与桌下的密谋斗法和交易妥协,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各方势力角力的结果,是南北和谈由停滞走向破裂,直接迫使清帝退位成为破局之选。

    4. 展现辛亥鼎革之际重要人物的枢纽作用——袁世凯、孙中山、唐绍仪、伍廷芳、杨度等辛亥政坛上的风云人物,对晚清民国转折时期时局的发展、历史的走向起到了关键作用,本书尤为细致地展示了袁世凯、孙中山两位政治博弈高手之间的政坛过招。以袁、孙为主的这些辛亥重要人物间的互动,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“共和”在中国的命运。



    内容简介
    本书是桑兵教授多年来发表于学术期刊上的文章结集,共计八篇。晚清的政权鼎革是近代史上一场大戏,本书以“旭日残阳”譬喻共和登台与帝制终结,聚焦武昌起事至清帝退位、民国肇建的半年左右时间里,风起云涌的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势力的博弈角逐,也就是严格意义上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。此间孙中山与袁世凯的政坛过招,可谓棋逢对手。

    本书梳理比勘各类史料,力图在原有时空位置中还原史事本相和前人本意。辛亥时局动荡之际,杨度、汪精卫等人牵头组织国事共济会,主张以国民大会公决的形式解决重大国事纷争,对以后中国政制架构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以武力对峙为背景的南北和谈,谈判的主要内容不是共和与君宪孰取孰舍,而是以何种形式实现共和;其间列强尤其是英国和日本的态度至关重要。各种政治势力的相互角力*终导致南北和谈破裂,改由直接迫使清帝退位;通过清帝退位,辛亥革命以*小代价换取*大成果,在实现帝制到共和的跨越的同时,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共存,同时也留下重大隐患。前清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摇身变为民国临时大总统,在接收清朝旧署与创建民国新阁之际,精心导演了一场南北新旧之争的开国大戏,*终坐收渔人之利,达到大权独揽的目的。



    作者简介
    桑兵,河北威县人,历史学博士。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,现任浙江大学资深教授。出版《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》《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》《国学与汉学: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》《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》《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》《治学的门径与取法》《交流与对抗:近代中日关系史论》《历史的本色:晚清民国的政治、社会与文化》《学术江湖: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》等专著。主编《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》及同名丛书等。合编《戴季陶集》《近代中国学术批评》《近代中国学术思想》《国学的历史》《读书法》等。



    目录
    绪论:回到晚清再革命

    一 渊源/005

    二 承接/009

    三 转身/012

    提要/019

    国事共济会与国民会议

    一 组织及成员/026

    二 两面碰壁/041

    三 南北议和的关键议案/058

    四 袁世凯、唐绍仪的态度取向/068

    五 取代国会的政制选项/079

    列强与南北和议的政争

    一 各怀鬼胎的不干涉/090

    二 英国变脸 日本无奈/100

    三 向亲贵施压/116

    南北和谈与国民会议

    一 国民会议的南北之争/124

    二 和谈陷入绝境/141

    三 舆情纷歧与风波再起/157

    袁世凯《请速定大计折》与清帝退位

    一 重判《请速定大计折》的时间/178

    二 从退位到公决/185

    三 掩人耳目的双簧/192

    四 袁世凯逼宫/201

    政权鼎革与法统承继:清帝退位的南北相争

    一 另立临时政府/214

    二 再以国民会议障眼/226

    三 回归原轨/236

    四 退位与致政/246

    五 争议仍未结束/255

    接收清朝旧署

    一 由新旧而南北/268

    二 接收与合组/276

    三 办理交接/286

    四 一副空架子/296

    创建民国新阁

    一 以南北争新旧/308

    二 兼容新进与故旧/323

    三 专业化取向/331

    四 舆论与申论/343

    民元孙中山与逊清皇室的交往:兼论清皇族的归属选择.

    一 逊清皇室的欢迎活动/354

    二 孙中山的满蒙危机应对/367

    三 清朝皇室的自我认同/376

    人名索引/389

    征引文献/401





    收起全部↑
    精彩书摘
    绪论:回到晚清再革命

    (节选)

    本书并非全面检讨后来所称辛亥革命时期的史事,而是聚焦武昌起事至清帝退位、民国肇建大约半年左右时间里,风起云涌的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势力的博弈角逐,也就是严格意义上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。由此演出的一幕幕大戏,较荧屏银幕上的演义何止精彩百倍。现实比魔幻更加千奇百怪,丰富多彩,而历史本来的变幻莫测,让任何添油加醋都黯然失色。孙中山与袁世凯的政坛过招,可谓棋逢对手,双方的出招拆解,明显较他人技高一筹。那些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指摘议论,自以为聪明过人,道德据高,其实是缺乏了解同情看不出门道的外行话。连过往的历史本相也会一叶障目,回到现场,恐怕难以成为真正的对手,自然也就不可能领略双方的袖里乾坤。

    自然界的旭日残阳,绝无交集的可能。而帝制终结与共和登台,却是相互交错。只不过夕阳余晖,尚有人恋恋不舍;旭日东升,还须穿云破雾。这与清帝退位和接收清朝何其相似。在革命进程中革命党一方是堂堂正正之师,其他各方留在历史画卷上的则多是侧面和背影,包括清帝黯然退位下台,最后一代王朝寿终正寝。清帝退位后,自己的作为与世事的变化交相作用,使得清朝的帝后王公亲贵乃至满人,渐渐成了失语者,即使偶尔发声,也多是负面。这与退位之初各方的观感很有些不同。而导致二千年的帝制一朝覆亡进入共和时代,武力革命固然是主动,谈判桌上的折冲樽俎,台面下的密谋斗法和交易妥协,同样至关重要。关于清朝如何结束,民国如何建立,既有认识还存在不少盲点误区。由共和取代帝制,对于在皇权的灵光笼罩下生存了数千年的中国人,实在是石破天惊的大事。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望着那些逐渐逝去的背影,总有一种正面相对、仔细审视的冲动。也许这就是史家的天性。

    关于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,学界从来意见各异,比较具有共识的,就是推翻皇权,终结帝制。尽管对于中国是否需要皇帝,民初以来一直众说纷纭;尽管当今世界上依然保持皇权王权的国家不在少数,而且社会发展程度并不因此受限;尽管有些王权在社会矛盾不可调和之际,的确起到了化解的作用,避免了流血冲突的惨剧;尽管王国的臣民们对帝王毕恭毕敬之余,王室成员的大事小情俨然已经成为重要商机,不仅可以怡情,而且能够发财;我还是庆幸辛亥中国不但将清帝赶下台,而且一劳永逸地结束帝制,让中国人从此不必继续再向帝王顶礼膜拜。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    x

    点评

    无损2分  发表于 2021-10-13 09:42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著作权保护声明|手机版|读知兔

    GMT+8, 2024-6-1 22:02 , Processed in 0.067487 second(s), 13 queries , Gzip On, Redis On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    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