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兔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【新人教程】如何获得积分免费下载读知兔资源?如何发布出售帖赚金币?(新手发帖教程)社区基本操作指南(没混过论坛的新人必看)
查看: 1195|回复: 0
收起左侧

[文学|理论评论/诗词散文] 《如沐春风 论语读本》[钱逊][azw3][无损5分]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昨天 22:57
  • 462

    主题

    0

    回帖

    0

    精华

    四海五湖身

    Rank: 4

    金币
    15056 枚
    流量点
    406 点
    资金(分)
    0 分钱
    青青子衿 发表于 2021-7-21 03:02:4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编辑推荐
      1.钱逊先生毕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:本书汇集了钱逊先生毕生研究《论语》的学术成果,在历代研究基础上精心疏解,一一道出心得,为读者导正学习经典的方向。
      2.广大读者研读《论语》的入门读本:本书深入浅出,注释力求简要,以帮助读者读懂文义为取舍标准;大意紧贴经典原义,客观翻译。在了解经典原义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精神做出作者自己的理解。
    内容简介
      《如沐春风 论语读本》是钱逊先生毕生研究《论语》的经典之作。全书分为概述和经文解读两大部分,第一部分“阅读本书的几点方法”对《论语》的成书背景、内容、作用、研读方法等做了提纲挈领的介绍,第二部分按照《论语》原书的顺序逐章讲解,在历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择定注释和大意,同时加入作者的解读,阐述对《论语》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理解,以供读者借鉴。
      《如沐春风 论语读本》是了解《论语》的入门书,对于中小学教师、家长和其他传统文化爱好者有极高的借鉴意义。
    作者简介
      钱逊,曾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。主要研究方向:先秦儒学、中国古代人生哲学。著有《论语浅解》、《先秦儒学》、《中国古代人生哲学》、《中国传统道德》(全书副主编,《理论卷》主编)、《<论语>读本》、《论语初级读本》、《儿童论语100句》、《孔子的活法——<论语>里的人生之道》、《<孟子>读本》等。
    目录
    再版前言
    初版前言
    阅读本书的几点方法
    学而篇第一
    为政篇第二
    八佾篇第三
    里仁篇第四
    公冶长篇第五
    雍也篇第六
    述而篇第七
    泰伯篇第八
    子罕篇第九
    乡党篇第十
    先进篇第十一
    颜渊篇第十二
    子路篇第十三
    宪问篇第十四
    卫灵公篇第十五
    季氏篇第十六
    阳货篇第十七
    微子篇第十八
    子张篇第十九
    尧曰篇第二十

    精彩书摘
      学而篇第一
      1·1·子曰①:"学而时习②之,不亦说③乎?有朋④自远方来,不亦乐⑤乎?人不知而不愠⑥,不亦君子⑦乎?"
      注释
       ①子曰:子,古时对男子的尊称。《论语》中"子曰"都指孔子说的话。②时习:时,有两种解释,一说是"在一定的时候",一说是"时常"。习,温习和练 习。③说:同"悦"。愉快的意思。④朋:古注:"同门曰朋。"同在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,指志同道合的人。⑤乐:快乐。古注:"悦在内心,乐则见于 外。"⑥人不知而不愠:知,了解的意思。人不知,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。愠,恼怒。⑦君子:《论语》里,君子是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,有时也指在位的 人。这里是指前者。
      大意
      孔子说:"学了又时时温习和练习,不是很愉快吗?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,不是很快乐吗?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并不恼怒,不也就是一个有德的君子了吗?"
      这一章中心是论学。《论语》编者将它列为首章,反映了孔子重学的精神。孔子教人之学,主要是为人之学。旧注:"学,觉也,效也。"觉是觉为人之大道,效是效先觉之所为。与西方倡言"自我觉醒"不同,此处所言觉,是道的觉醒,人的觉醒。读者宜注意分辨。
      "习,鸟数飞也。"数,多次反复。为人之学,重在力行实践,须反复练习,如鸟之习飞。时代演进,知识爆炸,今天的学,与孔子所处时代已有很多不同,所学范围已大大扩张。但学为人之道而时习之,仍是学之根本,不可懈怠。
      本章三句话叙述一个学者一生学习的不同阶段,"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"(钱穆《论语新解》)。第一句是说初学时自己从学习中感到的喜悦;第二句是说学习稍有成就,有同道自远方来相互切磋,从中感到的快乐;第三句是说虽不为人所知而心无愠恼,就可谓是一个君子了。
      人生在世,总希望被人了解,为人所知、所用;尤其是在有了一定成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。但是,不为人了解,或被人误解,甚至被人恶意诽谤、中伤的事是经常发生的,甚至是不可避免的。一般人常会因此而懊恼,怨天尤人。本章提出的"人不知而不愠",是一个重要的人生态度。
       孔子一生不为人所知。他周游列国,常遭冷遇,不为当权者所知所用;他的行为,也不为普通百姓所了解,常被人讥笑。面对这些,他说:"不怨天,不尤人。" (14·37)只求努力学习,把握天命。他真正做到了"人不知而不愠"。读《论语》,要认真思考,孔子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。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著作权保护声明|手机版|读知兔

    GMT+8, 2024-6-2 08:10 , Processed in 0.054613 second(s), 9 queries , Gzip On, Redis On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    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